6t体育一周碳要闻: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即将启用(碳报第103期)6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公告。公告指出,为切实提升绿证核发效率,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定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
零碳解读: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再全额保障性收购、逐步走向市场化消纳的过程中,推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可切实提升绿证核发效率,加快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全覆盖,进一步为扩大绿电供给、促进绿电消费。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提出,2024年底前,初步形成广湛高速沿线与珠三角地区氢能冷链物流网络。项目覆盖广州、佛山、东莞、江门、阳江、湛江、茂名等地,依托沈海高速、汕湛高速等交通大网络。
零碳解读:作为理想的未来能源,氢能已逐步成为交通和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助推器。自我国展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氢汽车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据悉,这是全国首份省级氢能高速实施方案,有望进一步推动广东和全国汽车的发展。
近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河北省开发区分布式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方案提出,鼓励分布式光伏项目装配分时计量设备,在系统高峰时段按高峰电价结算,在低谷时段按低谷电价结算,合理反映分时发电价值。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以独立或聚合的方式参与绿电交易,以市场化方式消纳。
零碳解读:在可再生能源电力不再全额保障性收购逐步走向市场化消纳的背景下,推动发电项目尤其是众多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参与电力市场及绿电交易,有助于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消纳渠道,并在光伏发电入市交易和电量出清价格走低的情况下,通过绿电交易获取环境价值的方式增加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经济性。
近日,我国首个车用锂离子电池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碳足迹量化方法车用锂离子》正式出台。该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可为我国产业链提供符合实际的参数、数据,为车用锂离子的核算和量化提供标准依据,也为将来与欧盟要求协调互认奠定基础。
零碳解读: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我国各行业绿色减碳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指南的密集出台。《碳足迹量化方法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出台可以明确我国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水平,助力我国行业进一步节能降碳。
6月22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布,“西海新源1号”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交付使用。该船主要动力采用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氢腾”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系统净输出功率240kW,专为船舶应用场景开发,零部件国产化率100%。
零碳解读:氢能是能源转型和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重要助推器,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此次,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的交付使用将进一步拓展我国船舶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
近日,三一集团和沙特主权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的子公司沙特环球港口SGP达成了一项价值18.7亿美元的协议,三一集团将向达曼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港交付80辆电动卡车,用于沙特港口的绿色运输。
零碳解读:交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尤其在长途货运卡车及港口卡车领域。此次大规模电动卡车采购表明我国在电动卡车领域的产业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沙特加快港口运营的绿色低碳进程。
6月22日,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德双方相关部门就能效与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及中德双边气候合作、工业减碳和能源转型等重点议题进行对线项重要成果。
零碳解读:近年来,中欧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领域不断加强合作。作为两个主要经济体,中德两国在气候变化、工业和能源领域合作空间巨大。尤其作为两个重要工业国,中德两国在工业领域的低碳和减碳技术和产业合作意义重大。
近日,德国内阁正式通过了《氢能加速法案》(Hydrogen Acceleration Act),旨在加快氢能基础设施、进口及生产设施的建设步伐。柏林方面寄望通过此法案,助力欧洲最大经济体实现脱碳目标。
零碳解读:氢能作为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为清洁的终极能源,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开始制定各自的氢能发展计划。据悉,该方案通过政府大规模财政支持、中央基础设施规划及监管激励措施共同推动。
6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文称,2024年5月,锂价先平稳运行后小幅下跌。5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0.55万元/吨,环比下降4.52%,比去年同期下降64.54%。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暴跌了80%。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的公告。公告称,定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自2024年6月25日至6月30日,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停用绿证申领功能,其间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可正常登录查看绿证核发信息。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对我国绿证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此次推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将切实提升绿证核发效率,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
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再全额保障性收购、逐步走向市场化消纳的过程中,绿证核发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加快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绿证核发全覆盖,进一步为扩大绿电供给、促进绿电消费,加快市场化消纳进程。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开始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最初核发绿证的对象主要是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阶段,我国主要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推动光伏和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增多,补贴的压力增大。因此,为了替代可再生能源补贴,我国明确了各地电力消纳利用率,各地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可通过购买绿证完成消纳责任。而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绿证以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补贴。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光伏、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绿电绿证市场供需两端均发展了较大变化,多数光伏风力发电基本实现平价,市场上企业减排意识逐步提高、对绿电的需求快速提升,原有的绿证制度不再适应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形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21年启动了绿电交易试点,2023年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并即行废止《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对我国绿证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扩大绿电绿证的供给。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开始在国家层面统一和规范绿电交易规则,为进一步促进绿电绿证交易和消纳提供了保障。近日6t体育app官网入口,国家能源局推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将进一步加快绿证绿电交易市场的发展。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加快推进各领域节能减排进程,并相继启动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资源减排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将排放成本传给市场主体。
与此同时,我国也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和电力市场协同,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配额清缴抵销。并加快了钢铁、水泥和等行业的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对减排和低碳能源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国绿电绿证需求逐步释放,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全国无补贴绿证核发数量分别为645万个、2427万个和12000万个;绿电省内交易量呈倍数增长,过去三年分别为6.3亿千瓦时、227.8亿千瓦时和537.7亿千瓦时。
今年前5月,我国绿电绿证交易量超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27%。其中,绿电交易电量1481亿千瓦时;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2023年,全国绿电绿证交易总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1.4%。
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等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绿证核发数量和交易规模快速增加,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绿证交易量已突破1.8亿张,市场对绿色电力证书的需求显著增加。
但与此同时,绿证的成交价格却大幅走低,相较于过去几十元的价格,今年绿证价格基本在1元至6元之间,甚至出现低于1元/张的情况。这种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以及价格发现机制的不足。这种价格波动反映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以及绿证交易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不足。
在绿证核发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绿电绿证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分布错配导致绿电绿证消费不畅,大量绿电绿证只能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而消费需求不多的“三北”地区区域内或省内进行消纳,而消费需求较多的东部地区因跨省交易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对区域内绿电绿证的消费需求形成了限制,并制约了跨省区绿电交易的规模化发展。
此外,我国电-碳市场协同不佳也制约着绿电绿证的更好发展。目前,我国绿电市场、绿证市场交易机制尚不健全,且与碳市场间相对独立,彼此间缺少有效衔接,这导致电-碳价格传导存在梗阻,碳市场价格信号无法正确引导企业进行绿电绿证的资源配置和更多消费。